《幻夜》读后感

本文实际成文于2020年1月,如今读来还挺有意思,作为博客的第一篇文章上传。

——如果要说是读了什么的话,可以算上刚看完的《幻夜》

先陈列出自己想写的内容的关键词吧:欲望,快乐,我们所追求着的东西的背后的东西。

性质上,这是一篇完全的自我剖析,我也不知道自己哪一天会拿给谁看,请不要试图仅根据此来推测出完整的我,不仅是写文章前后,甚至文章本身前中后都可能表达着不同的意思——反正不写高考作文了。

婴儿出生后,脸是是完美对称的,但随着成长中种种外界因素的作用累积,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,而我想类比的是,人格也是这样。我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小时候为什么摔坏那几辆玩具小车,但是我不会忘记长大了一些的我对自己的自责:“这辆车本来该是多么地好玩”,我想,这时我产生了对于“完整”的欲望。当我开始模仿售票员摆弄家里的金属小零件,假装自己在收“银子”时,我总是觉得“银子”不够多,我想我产生了对于“占有”的欲望。当我开始模仿老师,在订好的小本子上任性地打下对勾或八叉时,“支配”的欲望应该已经在我心中成燎原之势了。

没能列举出来的还有很多,似乎在写自己是怎样进化成一个充满欲望的大魔头,事实似乎相反,在别人眼中,我似乎是个还不错的孩子。这些欲望谁没有呢,而它们本身又是相互制约,相互发展的,所以不为人所唾弃。

想占有金钱,支配别人,这些只能去看电影里的恶人,因为实际上这会损害自身的完整性,更多的人、包括我自己,被引导着改变了占有、支配的对象,使其在符合法律与道德的框架中进行。简单地说,我认为那些远大的理想,是穿着时髦衣服的欲望。

之前在L公司听讲座,说话的人曾经在黑暗的地下做着危险的煤矿工作,后来的机缘加他自己的努力,他认为走到了他喜欢的道路上,做了L公司的培训教师。他提出的几个问题我到现在都没能回答上自己:

  1. 你最擅长的是什么;
  2. 你做什么事的时候最专注;
  3. 你做什么事的时候最快乐

我愿意在这里再理一遍我无法回答的思路:

在我从小长大的这个小地方,别人提到我,就会与“学霸”这个词挂钩。我知道我是运气好,家人没有给我什么压力,到是从小到大碰到了老师总是对我这个不太聪明的孩子寄予厚望,我就会因此觉得,自己可以再好一点,就在学习上对自己的要求不低。像是正反馈调节的机制。然而,我自己一直再反问自己,我真的擅长学习吗?把高考及之前的在校学习比作一场游戏真是非常恰当,我刚好在新手村打得很顺利,拿了很多小红花,像是不愿抛弃一个氪了金的账号一样,我就提着劲玩下去,没有了小红花,自然有更多满足虚荣心的奖励,红色的排名是一朵朵红花,而报考大学的排名更是一朵朵大红花。与其说我擅长学习,不如说我擅长在高考前的这场游戏中满足我的虚荣心。

这份虚荣心曾一度冲昏了我的头脑,让我自以为自己擅长那些被小红花标榜出来的东西。在小学看过一些儿童文学,也在角落里为某个主人公偷偷抹眼泪后,从初中开始,我的选书似乎刻意向语文书后的推荐名著靠拢。常常看不懂书中思想的我在看完一本书后,总是要“为赋新词强说愁”,写一篇文章,还模仿书中的辞藻,有些看起来文绉绉的词甚至都是自己造的。每当这些文章被老师贴在教室后黑板上,空白处被同学们写上赞美之词,我的虚荣心不是一般地被满足,甚至一度以为自己可以当作家。好在我的同学中有清醒者,在文章空白处C同学的一串字格外醒目,以至于我后来只记住这一句话:“抱歉,恕我不是很懂,感觉在无病呻吟”。

好一个“呻吟”,现在想来这是最恰当的词!作文拿了满分,就呻吟着自己相当作家;乐队演出了一次,就呻吟着想好好学音乐;物理上多想了一点,就呻吟着自己想当物理学家;当对于每一个曾经的理想深入了解发现,自己做不到的时候,我发现自己也就是一个只会呻吟的普通人了。

“活了十八年,我活成了普通人。”高考前我有点恐慌的对朋友讲。在每一个领域,我都能感觉到有无数的同龄人做到了很高的水平,而我那会,只会为了一模二模三模发愁——跟一个普通人一样,没什么擅长的。

当然,我后来意识到,我对“普通”这个概念有了误解,但还是无法找到自己擅长的一样实体。

至于我做什么的时候最专注,我可以自豪地说,但凡是我在手头做的事情我都很专注,比如写这篇文章,解一道问题,为女朋友做礼物,而悲哀的是我找不出那个“最”,也不能长期专注,所以没有日记,没有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,女朋友也会分手。从不是因为缺乏精力(我倒是总愿意去尝试新东西),而是缺少一个在“长远的动机”和“每天起床第一句(先给自己打口气)”之间的联系。在远处,我希望我能让人们的生活更智能,希望自己能有一个温馨的家,希望自己能用音乐、文字表达自己;在近处,我学习欲望不高,社交能力不强,单词背了又忘,重复的弹音阶也记不住每个位置是什么音,锻炼着怎么都很乏味的身体。以为高考完我的美好人生就要到来,却发现自己做不好的事情越来越多,又该如何专注到一件事上去呢?

至于快乐,那必须要与快感区分开。我也相信自己过去拥有快乐,专注做事,朋友见面,虚荣心得到满足,可每当我回想一件,过去不复存在的悲伤就涌上来一次,想回到眼前,曾经的快乐随着淡忘又不值当了。我信仰快乐是一个过程,尤其在走向未来的过程中。而我需要的是无数个在时间轴上铺开的未来,这个寒假,我会期待着爱情公寓5的更新而感到快乐,下学期,我会期待新的挑战而快乐。那么,要我回答我做什么事最快乐,我会先说追求未来的时候,然后我需要选一个不会成为我的过去的未来,我就只能选择:平静地走向死亡。那我现在还能快乐吗?

再回到欲望的话题上来。理想是穿着衣服的欲望,说出来总归要体面些。本硕博连读背后可能就是“高薪offer”,爱情背后可能就是“我馋她身子”。每个人最终会因为各种过程不同而导致追求的结果不同,但追求的的东西的背后说来还是欲望。原谅我把世界说的这么不堪,我只是发觉,曾经支撑我走的还不错的虚荣心现在正阻止我相信成人世界的事实,我不是世界中心的一朵白莲花,我是一个普通人,如果还能再加一个条件的话,我希望自己过得好些。